单刀赴会是什么灵签 历史上单刀赴会的是谁

时间:2023-07-31 10:37:36 版权说明:以下内容来自网友投稿,若有侵权请联系:259687886@qq.com 处理。

北京正阳门瓮城内的两座小庙有什么传说

1610年,正阳门箭楼不慎失火,大火从傍晚一直烧到次日辰时。箭楼被毁后,朝廷随即开始重建。明朝北京内城的各个城门都是由太监监管,修缮箭楼的事情当然也由太监主持了。

当时,太监们为了从这项工程中多捞点银子,就提出把修缮的预算资金定为13万两白银。而当时负责营造工程的衙门工程官员营缮司郎中陈嘉言,却为人正直,不贪钱财,认为所作的预算过大,坚持削减开支,最后只用了30000多两银子便将箭楼修复了。

据史料记载,正阳门内瓮城西侧的关帝庙就建于这一期间。明代文人沈榜的《宛署杂记》记载:当时,北京仅著名的关帝庙就有51处,而北京内城各城门的瓮城内都有关帝庙,寓意其负有保护国都的责任。

其中,最著名的关帝庙当属正阳门关帝庙。关帝庙前,雕刻有精细的汉白玉石马。"殿祀精严,朱楹黄覆,绮槛金龛,中奉圣祖御书,额为'忠义'两字。西庑下有明董文敏焦太史所撰碑记,传为二绝。"庙中立有一通石碑,碑文由明代著名学者焦竑著文,明代著名书画家董其昌书写:蒸哉文皇,幽燕启土。侯呵护之,如栋斯础。

碑文所指的是当年明成祖朱棣皇帝亲率大军征讨蒙古作战时朦朦沙雾中,有一神为前驱,"其中袍刀杖,貌色髯影,果然关公也,独所跨白马。

当时,关帝庙只是一座黄瓦履顶的小庙,但颇有来历。据说,明成祖朱棣亲征漠北时,见大军前沙蒙雾霭中,有一神为前驱,"其中袍刀杖,貌色髯影,果然关公也。独所跨马白"。

而且北京城市面也有传闻:每天早晨果见有一匹白马立于正阳门关帝庙前不食不动,气喘吁吁汗流不止,直至明成祖朱棣胜利回师北京之后才消失。

因此有臣上奏明成祖,此马乃关公助战时所乘的白马。明成祖朱棣闻听大喜,就降旨,在正阳门关帝庙前修筑石马隆重祭祀。

在明朝时,自明成祖将祭祀关圣载入皇家《祀典》后,朝廷每年都有祭祀活动,皇帝除在去天坛、先农坛路过正阳门必驻足关帝庙上香祭祀外,每年农历五月十三,民间传说的关老爷磨刀日,朝廷也必派大员前去祭祀这位蜀汉前将军。

凡国家遭遇巨大灾难时,朝廷也要到关帝庙举行祭祀仪式。这座关帝庙因地处国门,位置格外显赫,就连当时的外国使节去紫禁城朝谒出来,也都要到关帝庙祭祀一番。

1615年,明朝因灾举行过一次隆重的祭祀活动。祭祀当日,皇帝派司礼监太监李恩齐手捧帝王服饰九旒冠、玉带、龙袍和赐封"关圣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震天尊关圣帝君"的金牌,在正阳门关帝庙建醺3日,颁告天下。致使正阳门关帝庙的名声大振。

有史记载,关帝庙当时最大的特色是其关帝神像,他与其他关帝庙中的红脸关帝像不同,他是"金"面的。

传说,当年明世宗朱厚璁曾在朝廷内庭供奉了一尊金面关帝,后嫌神像太小,便命人重制了一尊供奉;当时,明世宗本来打算要弃掉那尊小神像,但因顾虑其已经受了百年香火,怕丢掉后会有不吉,于是他就将该神像赐给了正阳门的关帝庙。

当老百姓得知关帝庙中神像是皇帝御赐后,更加崇拜至诚。每个朔望,香火极盛,求福求寿者,求子嗣者,求功名者,络绎不绝。

后来,明朝在正阳门城楼瓮城之内的东侧,又增建了一座黄瓦履顶的名叫"观音大士庙"的小庙。从此,正阳门内就有了左右相称的两座小庙。而这两座小庙黄顶白碑,树木参差,灰墙环绕,就像两个卫兵,护卫着高大巍峨的正阳门城楼。

天下第一签求解

据史料记载,观音大士庙是崇祯皇帝敕建,建成后的观音大士庙占地一亩余,佛殿及住房13间。庙内有佛像19尊,有碑4通,石刻2件。

直至清朝定都北京后,清代又才对明末被毁或受损的宫殿、城门和祠庙等建筑,全力进行了重建与恢复。有史料记载,修缮后的:"关帝庙占地一亩余,神像十四尊,画像一帧,神马一匹,青龙刀三柄,有碑十一座,刻十块"。其中,"大刀"、"关帝画像"和"白玉石马"被称为关帝庙"三宝"。

据说,清代皇帝从天坛祭天回宫时必在庙内拈香,其名望可见一斑。关帝庙不但皇家供奉,百姓烧香,就连京城五金行的买卖人也趋之若鹜。

相传,关帝庙内供奉的3口大刀,均系清嘉庆年间陕西绥德城守营都司,在前门外打磨厂三元刀铺定制的真刀,最大的一口刀长两丈,重200千克,其余两口刀,一口重60千克,一口重40千克。

每年农历5月13,也称"关云长单刀赴会日",关帝庙举行"磨刀典礼"一次。届时,庙内都会将3口大刀抬出,由三元刀铺派工匠将刀磨光,再放回原处。

而此时,到关帝庙参加磨刀观礼的京城百姓们,从四面八方纷纷赶来,关帝庙前人山人海,水泄不通,热闹非凡。除此以外,关帝庙之所以香火旺盛,被世人推崇,是因为"关帝签"十分"灵验"。

传说,有一个侍郎李若农,参加咸丰已未科会试时,曾在考前来正阳门关帝庙求签。他求得的签语是"名在孙山外"。李若农看后很是失望,以为会名落孙山。没想到发榜时,他竟高中进士。

李若农逢人便说,此签实不灵验。等到殿试发榜,状元为孙家鼎,榜眼名孙念祖,李若农得了个探花,实列二孙之后,与签语相合。因此,李若农叹服不已。从此,正阳门关帝庙的"关帝签"有天下第一"灵签"的消息也不胫而走。

当时,民间流传"灵签第一推关帝,更向前门洞里求",甚至也会有皇帝亲临烧香敬奉。每当关帝庙开庙时,庙里庙外,便坐满了道士,他们手抱签筒,接待求签香客,求财祈福者蜂拥而至。

根据清史《清实录》记载,光绪皇帝去关帝庙和观音庙参拜烧香的次数多达64次,远远超越了光绪以前所有皇帝去正阳门庙宇参拜次数的总和。光绪皇帝从1887年起,到他1908年去世为止,他几乎每年数次前往正阳门的庙宇参拜,其时间跨度长达22年。

单刀赴会是什么生肖

单刀赴会指的是生肖龙和生肖虎。

生肖:龙。解释:单刀赴会真男人,流芳百世留先人。说的是关羽关云长的一个历史故事,这里引言是单刀,那么关老爷的大刀叫做,青龙偃月刀,由此猜生肖为:龙。

十二生肖老虎的传说老虎在十二生肖中位居第三,在十三地支配属“寅”,故一天十二时晨中之=“寅时”--清晨三点至五点又称“虎时”。

您还可以使用chatgpt帮助你查询星座百科、测姻缘、测事业运、测婚姻、财神灵签、情感合盘、看另一半、测八字、姓名速配、测终生运、复合机会,在底部点击在线咨询AI(仅供娱乐):

求助观音灵签解释:第七十六签 上上 关公单刀赴会

公元215年,刘备取益州,孙权令诸葛瑾找刘备索要荆州。刘备不答应,孙权极为恼恨,便派吕蒙率军取长沙、零陵、桂阳三郡。长沙、桂阳蜀将当即投降。刘备得知后,亲自从成都赶到公安(今湖北公安),派大将军关羽争夺三郡。孙权也随即进驻陆口,派鲁肃屯兵益阳,抵挡关羽。双方剑拔弩张,孙刘联盟面临破裂,在这紧要关头,鲁肃为了维护孙刘联盟,不给曹操可乘之机,决定当面和关羽商谈。“肃邀羽相贝,各驻兵马百步上,但诸将军单刀俱会”。双方经过会谈,缓和了紧张局势。随后,孙权与刘备商定平分荆州,“割湘水为界,于是罢军”,孙刘联盟因此能继续维持。

展开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