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黄历定吉凶是什么意思 黄历吉凶什么意思

时间:2023-07-25 10:41:21 版权说明:以下内容来自网友投稿,若有侵权请联系:259687886@qq.com 处理。

怎么看老黄历吉凶

黄历里,在每个日子的下面标有:建、除、满、平、定、执、破、危、成、收、开、闭(俗称12值位)字样,就是说明该日吉凶的。

建日:指事情未成之初始。宜于建基立业,破土、开斧、开光、安座,此外一切__均不宜。

除日:指清除的含意。宜于吐故、清洁、沐浴、求医、安葬等。

满日:指圆满的含意。宜于办一切喜庆之事,忌办诸凶事不吉事。

平日:指平顺之意。喜、凶事均可办。

定日:指凡事皆有定。宜采纳、商贾、拜访、考试等,此外诸凶事不宜。

执日:指凡事固执无变通。一切喜、凶事均宜忌。

破日:指破裂,冲破的含义。忌办一切喜凶事,刑破日就是指此日而说。

危日:凡事应小心之意。可办事但要小心,大事小用。

成日:指凡事成就。喜凶诸事均可办理。

黄历上12时辰吉凶是什么意思

收日:指收回、收敛的含义。只宜收敛、索取、埋葬。此外诸凶事不宜。

开日:指开通顺利,百事可行。

闭日:指不通闭塞。可以收敛、埋葬,余事不宜。

问题:请问黄历上有一项是今日吉凶,是什么意思

黄历上的今日吉凶指的是当天时辰之凶吉,但在实用时不可照搬照用。课格中选择的时辰同时与用途及分金、年庚等相结合得禄得贵方为上吉。

黄历时辰吉凶什么意思,时辰吉凶的算法

我国传统命数学有八字推命的理论,所谓八字测命,即是以命主出生的年月日时组合成的天干地支,来推算一生的运势祸福。那么今天的老黄历就为你,根据一个人出生的时辰,该怎样推算吉凶和个性。

十二时辰是什么十二时辰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辛、亥,每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北京时间23时至01时)。丑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北京时间01时至03时)。寅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北京时间03时至05时)。卯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北京时间05时至07时)。辰时: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北京时间07时至09时)。巳时: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北京时间09时至11时)。午时: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北京时间11时至13时)。未时: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跌。(北京时间13时至15时)。申时:哺时,又名日铺、夕食等:(北京时间15食至17时)。酉时: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北京时间17是至19时)。戌时: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北京时间19时至21时)。亥时: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静。(北京时间21时至23时)。

发旋推算法1、辰、戌、丑、未时:发旋的位置偏离或者有二、三个发旋的人,以辰、戌、丑、未之一作为参考依据。2、寅、申、巳、亥时:发旋的位置约在中央的人,以寅、申、巳、亥之一作为参考依据。3、子、午、卯、酉时:发旋在头顶中央的人,以子、午、卯、酉之一作为参考依据。

面相性格反推法1、子、午、卯、酉时:子午卯酉为地支四桃花,也代表四正气场。这四个时辰出生的人,往往五官清秀俊美。2、辰、戌、丑、未时:辰戌丑未为四墓库,也代表四重土。这四个时辰出生的人,往往外表敦厚。3、寅、申、巳、亥时:寅、申、巳、亥为四驿马,代表多动、外向。这四个时辰出生的人,往往活泼开朗,但五官长相普普通通。

出生时辰与个性配对子时:子为阴阳交接时间,个性活泼,给予人精力旺盛的感觉。丑时:丑时为星星高挂银河的最美时间,这个时辰出生者,给人的感觉就是为人多带浪漫色彩,容易幻想,不重现实。寅时:寅时繁星还在夜空,寅时出生的人给予想法多多、见解颇丰的个性。卯时:卯为太阳刚刚升起的时间,也是日出的时间,卯时出生的人,个性文静,不喜欢招摇。辰时:辰为土的气场,含有水库,主个性能够包容别人,不独断。巳时:巳为火,也主动,代表个性比较急躁,有些风风火火的个性。午时:午为正午的阳光,代表个性易怒,易生气,容易因为外部语言触动自己的脾气。未时:未为热土,容易脾气躁,但同时也是位实践家,努力务实且顽固。申时:申时出生的人个性容易左右不定,同时自己的缺点也是个性多疑的人。酉时:酉时出生者独立性强,有耐心,但任性,凡事能锲而不舍地努力。戌时:戌时的人事理的敏感度高,能熟虑眼前所进行之事。亥时:亥时出生者交际手腕好,具备大才华及大能力。

了解更多星座百科、八字姻缘、八字事业、婚姻运势、财神灵签、情感合盘、看另一半、八字测算、姓名速配、一生运势、复合机会,您可以在底部点击在线咨询(仅供娱乐):

展开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