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时晨吉凶对照表 十二时辰吉凶依据

时间:2023-08-08 10:21:24 版权说明:以下内容来自网友投稿,若有侵权请联系:259687886@qq.com 处理。

十二时晨吉凶对照表

每一天的24小时被分成了12个时辰,每一个时辰都有自己的特点和意义。在传统文化中,十二时晨是一种非常特殊的时间概念,因为它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关于十二时晨,有一份“吉凶对照表”,记录了每个时辰的吉凶情况,今天就来和大家一起了解一下这份表格。

子时(23点至1点)

子时是晚上的第一个时辰,也是一天中的第一个时辰,因此有开创之意。子时主水,代表北方,象征着生命的凝聚与开始。对于孕育、婴儿或生育方面的问题,子时有较大的启示作用。此外,如果白天遇到了危险的事情,子时也有化险为夷的寓意。

吉时:23点-1点。

凶时:1点-3点。

丑时(1点至3点)

丑时是深夜的第一个时辰,也是子时之后的第二个时辰。在民间传说中,丑时是鬼们出来活动的时间,因此在一些地区有“夜半鸡叫惊鬼哭”的习俗。丑时主土,代表水旁的东方,它是黑暗中的石头,与坚固、稳固、严肃的力量有关,对于整理、清理、划分界限,以及稳定基础与物质方面的问题,有启示作用。

吉时:1点-3点。

凶时:3点-5点。

寅时(3点至5点)

寅时是清晨的第一个时辰,也是丑时之后的第一个时辰。它主木,代表东方的春天,与生命、新生、发展和万物萌芽有关。寅时对于产生灵感、启示、看到希望、迎接新的挑战和新的开始的事情有利,也就是“早起的鸟儿有虫吃”的道理。

吉时:3点-5点。

凶时:5点-7点。

卯时(5点至7点)

卯时是清晨的第二个时辰,也是寅时之后的第一个时辰。它主木,代表东方的春天,与生命、新生、发展和万物萌芽有关。卯时对于整理、归纳、规划、布置、提出问题和提供方案有启示作用,适合会议和公开演讲等场合。

吉时:5点-7点。

凶时:7点-9点。

辰时(7点至9点)

辰时是早上的第一个时辰,也是卯时之后的第二个时辰。它主土,代表中央的春天,与稳定、安全、平衡、适度、大地之母有关。辰时对于整理资料、研究、深入思考、提高知识和技能有启示作用,适合学术研究和做重要的决策。

吉时:7点-9点。

凶时:9点-11点。

巳时(9点至11点)

巳时是上午的第二个时辰,也是辰时之后的第一个时辰。它主火,代表南方的夏天,与旺盛、热情、活跃和提升精神方面有关。巳时对于决策、竞争、力量和交流方面有启示作用,适合处理复杂和困难的事情,例如公开演讲和项目评审。

吉时:9点-11点。

12个时辰吉凶表图解

凶时:11点-13点。

午时(11点至13点)

午时是中午的第一个时辰,也是巳时之后的第一个时辰。它主火,代表南方的夏天,与旺盛、热情、活跃和提升精神方面有关。午时对于沟通、联系、联络、分享和展示方面有启示作用,适合社交、休闲和个人表现。

吉时:11点-13点。

凶时:13点-15点。

未时(13点至15点)

未时是下午的第二个时辰,也是午时之后的第一个时辰。它主土,代表中央的春天,与稳定、安全、平衡、适度、大地之母有关。未时对于整理、离别、准备、收获和释放方面有启示作用,适合报告、总结、结项和辞职等场合。

吉时:13点-15点。

凶时:15点-17点。

申时(15点至17点)

申时是下午的第三个时辰,也是未时之后的第一个时辰。它主金,代表西方的秋天,与成熟、收获、金钱和重视感性的美感有关。申时对于谈判、沟通和协商方面有启示作用,适合签约、演讲和座谈等场合。

吉时:15点-17点。

凶时:17点-19点。

酉时(17点至19点)

酉时是傍晚的第一个时辰,也是申时之后的第一个时辰。它主金,代表西方的秋天,与成熟、收获、金钱和重视感性的美感有关。酉时对于庆祝、狂欢、放松和享受生活方面有启示作用,适合聚会、晚宴和娱乐等场合。

吉时:17点-19点。

凶时:19点-21点。

戌时(19点至21点)

戌时是晚上的第二个时辰,也是酉时之后的第一个时辰。它主土,代表西方的秋天,与稳定、安全、平衡、适度、大地之母有关。戌时对于收集情报、规划、看进去、布局和准备突破方面有启示作用,适合谋划和研究。

吉时:19点-21点。

凶时:21点-23点。

亥时(21点至23点)

亥时是晚上的最后一个时辰,也是戌时之后的最后一个时辰。亥时主水,代表北方的冬天,与收藏、积累、储蓄和安全保障有关。亥时对于休息、准备睡眠、最后的思考和恢复失衡方面有启示作用,适合做最后的辛勤工作,愉悦地进入睡眠状态。

吉时:21点-23点。

凶时:23点-1点。

以上便是关于十二时晨吉凶对照表的一些介绍了。千百年来,文化一直历久弥新,每一个细节中都融入了人们的智慧和心血。而十二时晨吉凶对照表就是其中的一个经典表格,不仅记录了每个时辰的特点和含义,也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指引和启示。在正确认识和应用这份表格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尊重和继承传统文化这一珍贵的财富。

展开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