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生肖年运势解析 十二生肖2023年运势分析

时间:2023-08-04 11:51:59 版权说明:以下内容来自网友投稿,若有侵权请联系:259687886@qq.com 处理。

1987年2023年兔年为什么百年一遇

2023年是水兔之年,这一年属兔人正值太岁,形势会受太岁影响,需要事事小心,所以说2023年属兔百年难遇。

“明年迎水兔,春秋不见天”,啥意思2023是水兔年,年景如何

听农村80岁的老人说:“明年迎水兔,春秋不见天”,2023年是水兔年,注定将会是不平凡的一年。老人的话,是根据天干地支来判断明年的年景,那么明年又会是怎样的年景呢?

2023年是卯兔,位于地支的第四位,所以十二生肖中也是排行第四。属兔的人,出生年份不同,又分为乙卯兔、丁卯兔、辛卯兔、己卯兔、癸卯兔。为何会有水兔年这种说法,与天干地支有很大的关系。

天干地支是怎么来的

首先我们得明白什么是天干地支,从字面上理解,干支也就相当于干枯的树干和枝叶。古代的祖先认为天大于地,天和地相连的部分叫天干,地和支相连就叫地干,于是有了天干地支的说法。

为了方便进位区分,研究出各种符号,经过不断演变,用来掌握时间、方位和天象,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深远影响。

究竟是谁创立的天干地支,古书上也没有记载,无从判断。民间传说,在黄帝时期,有一位大臣精通五行,提出自己的见解:

作甲乙为名日,谓之干;作子丑以名日,谓之支,干支相配以成六旬

但这只是一个传说,天干地支是不是这位大臣创立的,并没有得到证实。只不过后人在甲骨文上发现一些端倪,上面的象形文字就是有关天干地支的记载。

天干地支具体分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其中十二地支分别对应十二生肖。

古人把天干转六圈,地支转五圈,定为一个循环,就不会产生重复,从甲子到癸亥,一共有60对,又称为六十甲子。

众所周知,在古代会用时辰来计时,也就是现在的两个小时,按地支将一天分为十二个时辰。

用干支来纪年,一般是六十年为一个周期,甲子年是周期的首年,次年是乙丑,就这样循环下去,直到周期结束,又重新开始纪年。

古代干支纪年,新年并不是以农历正月初一为准,而是以立春作为岁首。

2023是水兔年,有哪些说法

以天干地支纪年法,可以算出2023年是癸卯年,壬寅癸卯为金箔金,为稀薄之金,意思是说表面有金箔覆盖,看上去非常抢眼。

但是金箔这个东西,并不是真正的金子,只要遇到高温就会熔化,得需要依靠才行,而癸卯又是气散之金,遇到旺火不能生还,只能在水气充足的环境下长存。

而癸主水,卯即兔,就有了水兔年的说法。

明年正月初一是庚辰,初二为辛巳,再往后面算,分别是壬午、癸未、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子、己丑、庚寅、辛卯。

所以民间就有了这句谚语:“一龙治水,十牛耕田,七人分饼”,意思是说这一年的降水,要比往年多。丑日出现在农历正月初十,到了农忙时节,风调雨顺,农民种地的积极性也会提高,不想错过耕种时节,就会出现十牛耕田的现象。

明年水兔年的第一个丙日,出现在正月初七,要吃饭的时候,家里人太多,如果收成不好,粮食不够吃,难免会出现挨饿的情况,只能七个人分一块饼。

“明年迎水兔,春秋不见天”,有啥含义

明年迎水兔,按照常人的理解,兔子在陆地上活动,为何会与水组合在一起。

咱们得重点说说“癸”,它在天干中排第十,五行中主水,每当干支纪年轮到癸卯时,水和兔才会融合在一起。

一般来说,春秋两季的雨水较多,没有好天气,有利于农作物生长,这也是老百姓期望的年景。当癸卯年到来时,本来五行又主水,这一年的雨水,相对来说就要比往年更多。但是雨水偏多,也会带来坏处,明年迎水兔这句谚语,也提醒人们提前防患于未然。

兔子这种动物,攻击性没那么强,比不上老虎狮子等猛兽,生性胆小怕冷,出来寻找食物躲躲闪闪,遇到危险大多以狂奔保命,极有可能成为别人的猎物。这也预示着水兔年雨雪较多,天气寒冷,老百姓过冬将会是极大的考验。

因为2023年有两个立春,一个在腊月二十五,另一个在正月十四,分布在年头年尾,说明春季会长一些,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因此民间有“一年打两春,黄土变成金”的说法。

2023年水兔年的年景如何

明年是水兔年,正月初一是庚辰日,首当其冲就是一龙治水,春秋两季雨水充足,至于会不会发生涝灾,得看具体方位。

东西西北中五个方位中,只有一龙来掌管,这样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是不会产生分歧或推诿,降雨量掌控合理,不会出现大涝大旱。坏处就是管不了五个方位,需要雨的地方,又很难降雨。

进入春季以后,也就是农历1~3月份,这个时候气温还比较低,特别是南方地区,如果过早农耕播种,很有可能出现倒春寒,对农作物造成较大的伤害。

水兔年又赶上双立春,再加上雨雪天气的影响,哪怕进入春季也能感受到特别寒冷。农村就有这么一句话,“两春夹一冬,十个牛栏九个空”,意思就是双春年天气冷,稍不注意,养的牛羊都有可能被冻死。

《枕中书》中有这么一段话:“癸卯年,或多雨雹,或起恶风,兼之旱干在野,疾在躬”

意思也就是春夏两季雨水较多,偶尔还会出现雨雪冰雹的气候,上半年要有防涝的意识。

湿气太重,生活的环境容易滋生细菌,瘟疫流行,对家禽和人畜都不太好,容易生病。

到了下半年,雨水减少,还有可能出现干旱,至于是否严重,那么就与龙治水有关。

写在最后

2023年是水兔年,年景注定不一般,雨水充沛对农民耕作有帮助,但也要防范自然灾害。古人用天干地支来预测气候变化,对年景做出判断,这也是人类智慧的体现。同时也希望明年全天下能幸福安康,人们过上快乐的生活。

2023年各生肖运势怎样

2023年水兔年什么意思

水兔年代表着和平、温和、聪明和机智。根据传统的十二生肖,兔子是第四个生肖,象征着幸福和好运。水兔年预示着在这一年里,人们可以期待和平、温暖和智慧的力量,希望大家在水兔年里能够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2023年是什么特殊的年

公元2023年,公历平年,共365天,53周。农历癸卯年(兔年),闰二月,共384天。

2020年代的第4年,从0年代开始的第2023年,由于该年闰月,所以在农历的1年里有2个立春。故称为双春年。

属兔人进入2023年,疾厄宫恰巧有“霞财”“禄勋”吉星当头,因此好运,有机会告别之前整体运势不利,压力大的局面,等机会一来,运势一路涨红,倘若抓紧时机,日子就会越来越好。属兔人2023年保寿官得“左辅”福星之护,下半年贵人相助,事业上会有相当大的突破,一路上升。下半年生肖兔注定走好运,受到财神爷恩赐,事业也会更加的顺利。

2023年闰2月,老人说明年“一龙治水,十牛耕田”是啥意思

老人说“明年迎水兔,春秋不见天”,“一龙治水,十牛耕田”,怎么理解呢?

十二生肖是配地支的,是地支的形象化代表,完整的配对是: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这里面的子、丑、寅、卯、辰、巳、午、申、酉、戌、亥,就是十二地支。需要注意的是,“子”不是一月份,是十一月份,寅才是一月份。

古人用动物来配地支,主要是为了方便老百姓记忆和理解。

十二生肖的排序也没有什么复杂的,和时辰也有关系。因为,在古代没有我们现在的24小时,而是有十二个时辰,一个时辰是我们现在的两个小时,十二生肖对应十二个时辰。

例如:“子时”是夜里23时至1时,在古时候又把这个时间段叫作午夜、子夜、夜半、夜分、宵分、未旦、未央等。这个时候是老鼠最活跃的时候,常出来找食物吃。所以,叫子鼠;“丑时”是指凌晨1时正至3时正这段时间,因为牛会夜里吃草,古有挑灯喂牛的习惯。所以,就叫作丑牛等等。

老人说2023年是“明年迎水兔,春秋不见天”,“一龙治水,十牛耕田”,怎么理解呢?

一、“明年迎水兔”是什么意思?

在清朝之前咱们国家是用干支历来纪年的,干支纪年萌芽于西汉,始行于王莽,通行于东汉后期。到了汉章帝元和二年(85年),干支纪年就开始全国推行了。

干支历是咱们国家一种古老的天文立法,用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两两配对来记日子。其中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以“十”为周期,像十个时辰、十天、十个月、以及十年等等,都可以用十天干表述;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以“十二”为运行周期,像十二个时辰、十二天、十二个月、以及十二年等等。

天干和地支配对后,可以得到以六十个时辰、六十天、六十个月、以及六十年为一周的运行周期。

2023年是农历癸卯年(兔年),是怎么把阳历年转化干支年的呢?用下面这个方法就能简单算出来。

在算之前,我们先把天干和地支列出来,就像下面这个样子。需要注意的是,第一位天干或地支第一位对应的数字都是“4”,参考图片看一下。

2023年的年干:用2023年的尾数是3,对照上面的图能够看到3对应的干支是“癸”。

2023年的年支:用2023年除以12余数为7,对照上面的表,7对应的地支是“卯”。

我们把得到的天干和地支进行配对,就知道2023年是癸卯年,又因为卯对应的生肖是兔。所以,2023年是农历癸卯年(兔年)。

那么为什么说是水兔呢?

因为,干支和五行是联系在一起的,其中甲乙为木,丙丁为火,戊己为土,庚辛为金,壬癸为水。

2023年是癸卯年,癸为水,所以,是“水兔”。

二、“春秋不见天”是什么意思?

2023年是公历平年,共有365天。但是,在农历上闰二月,共384天。由于,该年有两个“立春”,故称“双春年”。

由于该年闰二月,就导致到了三月十七是就立夏了,意味着明年的春季的温度相对较低,容易出现“倒春寒”的情况。

按古人总结的经验,“两春夹一冬”的年份,春天大概较为寒冷,秋天较为干燥,就像只有冬夏,没有春秋一样。因此,有了“春秋不见天”的说法。

三、一龙治水,十牛耕田

几龙治水,几人几丙,几日得辛,几牛耕地,几人几锄等一些说法,是古代用来占年景的说法。

例如,像“几龙治水”,是根据当年正月第一个辰日(辰属龙)在第几日决定的;像“几牛耕田”是根据当年正月第一个丑日(丑属牛)在第几日决定的。

像2023年正月第一个“辰日”是正月初一,就叫“一龙治水”;第一个“丑日”是正月初十,就叫“十牛耕田”。

按古人的说法,龙数越多,雨量越少,龙数越少,雨量越多。民间有“龙少靠龙多涝”的谚语,因此,2023年是“一龙治水”,有可能雨水会较多。

“十牛耕田”怎么理解呢?

正常的年份耕田只需要一两头牛就可以了,用的牛越多,说明土地比较干旱,牛少耕起来比较费劲,需要更多的牛来耕。

当然,这些说法都是古人的一些说法了,有一定的地域性,咱们国家地域辽阔,笼统地来看就行。

比如,1963年就是兔年,也是“一龙治水,十牛耕田”,我们可以参考一下这年的情况,看看古人总结得还准不准了!

如果1963年太远,回想不起来,我们还可以参考今年的情况,2022年是“八龙治水,五牛耕田”,具体什么情况,大家心里都有数。

写到最后:

农谚俗语都是古人千百年与自然相处总结出来的,但是,毕竟太过久远了,气候和农业水平已经完全不同了,简单作为参考即可。还是要随时留意天气预报,做好相应的防范措施更为可靠!

展开阅读